A1SD51S是應用于ANS系列的智能通訊模塊,
可使用AD51H-BASIC語主在通用終端或計算機上作在線或離線編程,
也可高速執行多達兩個程序的多任務處理。
PLC是采用"順序掃描,不斷循環"的方式進行工作的。
即在PLC運行時,CPU根據用戶按控制要求編制好并存于用戶存儲器中的程序,
按指令步序號(或地址號)作周期性循環掃描,如無跳轉指令,
則從條指令開始逐條順序執行用戶程序,直至程序結束,
然后重新返回條指令,開始下一輪新的掃描,在每次掃描過程中,
還要完成對輸入信號的采樣和對輸出狀態的刷新等工作
A0J2CPU
PLC是采用"順序掃描,不斷循環"的方式進行工作的。
即在PLC運行時,CPU根據用戶按控制要求編制好并存于用戶存儲器中的程序,
按指令步序號(或地址號)作周期性循環掃描,如無跳轉指令,
則從條指令開始逐條順序執行用戶程序,直至程序結束,
然后重新返回條指令,開始下一輪新的掃描,在每次掃描過程中,
還要完成對輸入信號的采樣和對輸出狀態的刷新等工作。2個插槽。
可以電源單位安裝的QnA/用于A系列單位安裝。
不能擴展。
PLC的繼電器輸出接口電路
工作過程:當內部電路輸出數字信號1,
有電流流過,繼電器線圈有電流,然后常開觸點閉合,
提供負載導通的電流和電壓。
當內部電路輸出數字信號0,則沒有電流流過,
繼電器線圈沒有電流,然后常開觸點斷開,
斷開負載的電流或電壓。
也就是通過輸出接口電路把內部的數字電路化成一種信號使負載動作或不動作。
I/O點數是PLC的一項重要指標。
合理選擇I/O點數既可使系統滿足控制要求,
又可使系統總投資低。
PLC的輸入輸出點數和種類應根據被控對象所需控制的模擬量、開關量等輸入/輸出設備情況來確定,
一般一個輸入/輸出元件要占用一個輸入/輸出點。
考慮到今后的調整和擴充,
一般應在估計的總點數上再加上20%~30%的備用量。
下面介紹集中控制系統I/O點數的估算。DC輸入點數:16點。
輸入電壓及電流:DC12/24V,3/7mA。
響應時間:10ms。
16點/1個公共端。
正極共用。
輸出點數:12點。
輸出電壓及電流:DC24V/AC240V,2A/1點,5A/1個公共端。
響應時間:12ms。
8點/1個公共端,3點/1個公共端,獨立接點。
輸出形式:繼電器輸出。
36點端子臺。
占用站數:4站。
緊湊型遠程I/O單元。
根據系統的控制要求,采用合適的設計方法來設計三菱PLC程序。
程序要以滿足系統控制要求為主線,
逐一編寫實現各控制功能或各子任務的程序,
逐步完善系統的功能。
三菱PLC檢測、故障診斷和顯示等程序。
這些程序相對獨立,一般在程序設計基本完成時再添加。
硬件模擬法是使用一些硬件設備模擬產生現場的信號,
并將這些信號以硬接線的方式連到PLC系統的輸入端,其時效性較強。
軟件模擬法是在三菱PLC中另外編寫一套模擬程序,
模擬提供現場信號,其簡單易行,但時效性不易保證。
模擬調試過程中,可采用分段調試的方法,并利用編程器的功能。